
位於玉里鎮西側卓溪山麓有一座隱藏在深山裡的日本神社。隨著時代的更迭,這座神社卻幸運地被保存下來,曾經在西邊街神社入口一帶立有「八通關越道開鑿紀念碑」及小徑兩側石燈籠林立。現今紀念碑因馬路拓寬而拆除;曾經莊嚴清幽的神社入口也由居民在此搭建一棟又一棟的民宅。宏偉的大鳥居被包圍在民宅之中,雖有些突兀,但宏偉的鳥居仍不失那曾經的莊嚴感。穿越大鳥居迎接我們的則是上百階的水泥階梯,筆直又陡峭的常常階梯考驗著來此觀光的我們。我想90餘年前,也考驗著來此參拜的信眾百姓吧?

步上百餘階梯,參道兩側大樹參天,氣氛瞬間從喧囂轉變成寧靜,第二段的階梯更是考驗著我們,一階一階的緩慢步上,帶著有些氣喘吁吁地心情終於來到了第二鳥居處,印入眼簾的是石燈籠林立的表參道。經歷了1970年的去日運動,石燈籠有些頹廢,但依稀可窺見當年神社宏偉莊嚴的樣貌。持續向前步上第三段的階梯,來到了神社的內苑,過去這裡設有手洗缽、拜殿及本殿。過去的居民經歷了三段的百餘階梯終於來到了參拜之處,完成手洗的步驟後,在拜殿裡搖鈴參拜,將五元投入賽錢箱,完成了神社祈福參拜的儀式後,再步下階梯離去。如今雖曾經的設施已拆除僅留下斷垣殘壁,但居高臨下俯瞰玉里鎮美景,徐徐微風吹來相當涼爽。遠往南側客城一號、二號紅橋,黑頭白色新自強號列車穿越虹橋後速度趨緩即將進入山腳下的玉里站;午後來到這裡還可遠望前方的海岸山脈山頂雲朵一層一層的往山下飄來,這就是當地著名的雲瀑。


離開了玉里神社內苑,站在高處望第二鳥居處,這場景似乎走進了宮崎駿動漫裡的場景,大樹參天、石燈籠林立,這裡是玉里鎮的後花園,相當的清幽、寧靜。夏季來此,比起彼落的熊蟬鳴聲相當的刺耳,也頗有夏天的味道。走訪玉里神社順間來到日本,這裡是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空間、歷史現場,站在遺構旁,看著解說牌上的老照片及介紹文,了解這段臺灣過去的歷史及在地的故事。若有機會來到玉里鎮,千萬別錯過這一座東臺灣保存較完整的神社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