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車站位於玉里大橋往南約3.4公里處,過去因溫泉因而開設車站,設站之後,民眾從玉里來此泡湯就方便了許多。火車將旅客送抵安通車站後,再由業者派車將旅客載運至2.4公里左右的安通溫泉享受;泡完湯後再由業者派車將旅客送回安通站。旅客絡繹不絕,盛況空前。戰後交通尚未普及的年代,安通車站仍是鄉親旅客重要的聯外方式。
1980年代,隨著公路的發達及汽機車的普及,搭乘火車的乘客逐漸減少,因此1986年安通車站從原本的三等站降為無人招呼站。2007年又因臺東線鐵道(花東線)的截彎取直,火車不再過秀姑巒溪。在最後一列的末班車通過後,安通車站正式走入歷史。
二年後,廢棄的安通車站及鐵軌被闢建「玉里單車步道」,車站主體改建鐵馬驛站,玉里單車步道從玉里站南側更生路平交道沿舊鐵道經秀姑巒溪鐵路橋樑後,再經過樂合、安通舊站繼續往南,最後抵達舊東里站止。全長約9.7公里。

2022年玉里發生大地震,安通車站T字候車亭毀於這場大震中,花東縱谷管理處於2024年針對舊安通車站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工程,並於2025年6月舉行竣工啟用儀式。

第一代的安通車站猶如宮崎駿動漫中的日式房舍,半切妻屋式的屋頂出現動畫《龍貓》小梅的新家中,這樣造型的車站建築使用至1960年代。1963年車站再改建一般的斜屋頂式車站,1982年隨著臺東線鐵道軌道拓寬工程,車站主體也跟隨著改變,與其他車站一樣改建方方正正火柴盒車站。
如今透過設計師的巧手,原本的候車室及站長室闢建左右兩個室內空間,目前招商中。早年臺鐵為了鼓勵各站美化閒置空間,因此站員絞盡腦汁的設置花圃並打造的相當有特色。安通車站也不例外,將安通溫泉也融入其中。

步上車站南側的階梯來到新設的天空步道,遠望車站西側的稻田美景,四季到訪也會有不一樣的景色,甚至看準時刻,還能遠望遠方通過的各式列車呢!再往南走,因地震而倒塌的T字候車亭已由金屬復刻候車亭所取代;另外一旁的長型水泥框成為安通車站網美打卡景點,透過框框望出皆是美景。物換星移,曾經繁華的車站,如今則成了鐵馬驛站,有機會路過,別忘了轉進小巷,來看看這一座網美車站喔


